让校服脱去暮气 小故事大道理校服质量是否要检讨
校服小故事
五年前,壮壮刚读一年级时,学校发了两套校服,夏季秋季各一套。价格非常便宜,30多元一套。质量也完全对得起价格,极差!夏季校服的面料竟然不是全棉,而是化纤的;款式、做工,还不及我这个70后小时候的少先队队服。我读小学是上世纪80年代,各小学并没有校服,全市统一发了队服,白色的短袖衬衫和天蓝色的裙子,我非常喜欢,一直穿到初二。
但壮壮的第一套夏季校服让人大失所望,所以就放在家里,不是学校要求,绝对不穿。但是秋季校服,学校要求经常穿,面料也是化纤料,款式是运动装,按道理应该方便运动,壮壮也不是偏胖的孩子,但那条校裤竟然能穿到裂了裤裆!于是,我忍不住吐槽。
不知是吐槽发挥了作用还是纯属偶然。第二年,学校统一换校服了,这一回的校服有了很大提升,夏季校服的上衣是T恤款式,下装是西装短裤,嵌了格子边,女生是格子短裙。孩子们穿上新校服,精神多了。更可喜的是,这回校服的面料是全棉的!可惜秋装变化不大,款式还是运动装,宽宽大大,改用了针织面料。这次的校服价格是70多元一套,比较合理,家长们也乐意接受。
好景不长。两年后换大号校服时,同样价格订的校服,质量大失水准:首先,上衣的学校LOGO不见了,孩子们不肯穿,最后拿回去换了有LOGO的;其次,衣服面料完全倒退,是针织的T恤款,穿了会起球,裤子由全棉料变成化纤料。老师说是同一个厂家生产的,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糊弄。
目前市区有些小学采用一些知名品牌、英伦风格的服装做校服,那些校服的质量不错,式样很让人羡慕,孩子穿起来帅气精神,但是价格可能没让所有家长满意。因为对校服不满意,有些学校的学生家长在家长委员会的组织下,各班级自行设计并采购班服。
不管怎么说,小学阶段由于家长委员会的介入,若对校服不满意,还能用各种班服来取代。到了初中,学生的校服无一例外是宽大的运动服,大多是蓝白相间,后背印着学校名称的拼音缩写,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小学对校服着装要求比较宽松,除了周一集会或重大活动要求穿校服,平时穿不穿由自己决定。而到了初中,按学校要求是必须统一穿校服,本应是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少年,只能穿这种宽大、暮气沉沉的校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