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0871-018
校服动态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校服新闻 >> 校服动态

新学期,给校服一次关爱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量:1257  发布时间:2015-07-01 02:35:59

气温呼啦啦地直往上蹿,校园里、汽车上、马路边,一个个汗流浃背的学生背着沉重的书包,时不时会冒出这样一句话:“校服,难受死了!”对此,家长、老师和生产企业也有诸多抱怨。校服的症结究竟在哪里?今天我们请8位嘉宾来此一聊。

■聊天现场


撒点怨气


主持人:学生必穿的校服经常会遭遇尴尬:学生不爱穿,家长不愿买,老师也无奈。这是为什么?


马嫣红(教师):学生不爱穿校服真是一道难题。小学生还听老师的,让穿什么就穿什么,可是到了中学以后,就挑剔起来,有时甚至是怨声载道。一些女生,遇到体育课,马上开心地脱下外套,露出自己的衣服。还有些学生一出校门,就如释重负地脱下校服,一路拎着回家。那感觉就好像是被逼无奈,看了别扭。


刘剑(中学生):你们瞧瞧,这叫什么校服啊,忒土。不是红一块黄一块的,就是黄一块绿一块的。


时建民(家长):问题还不只是这些,我儿子爱打篮球,一出汗,就会觉得闷热、憋气,有时身上还会爬出一片红斑。看医生后才知道,原来是校服的质量有问题。你看,面料百分之百是化纤,不吸汗,孩子身上不痒才怪呢!而且尺寸也滑稽,进中学后,我儿子猛蹿个头,一年长10厘米,校服一两年才换一次,两只裤脚早就吊到小腿上了,连体育课都没办法上!


陈广平(家长):我也是,从长远考虑,专拣大号的校服买给儿子穿,结果松松垮垮,像个小老头。价格也贵啊,一套涤纶校服要花七八十元,而在市场上三四十元就能买到。


说点内幕


主持人:校服问题积怨已久,为何总是悬而不决?


裴红红(服装设计师):说起这个话题,我也是一肚子怨气。原先我很热情地设计过好多校服:冬装、夏装、男装、女装,什么都有,但就是通不过一道道“审查”,不是学校嫌“扎眼”,就是学生嫌保守。众口难调啊,左改右改,最后只好不伦不类了。


张亘(生产企业经理):制作校服是有严格讲究的,比如袖子、腰身要有一定的宽度,便于学生运动;夏装禁用纯涤面料,尤其禁用偶氮染料印染的面料,因为这种染料里含有甲醛,会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危害。另外,易缩水的面料也不能“加入”校服行列。按照这些规定,校服的制作成本就会高,比如一套运动装,合同价在五六十元,但是有些厂家为了揽生意,怎么省料怎么来,把袖子和腰身做得窄窄的,三四十元就出手,结果学生穿上这些校服后一跑就脱线,一磨就起球,他们怎么会不懊恼呢?再有,杭州市指定生产校服的企业只有20多家,社会上常会有剽窃现象。许多外表看起来相同,但面料、做工相差甚远的“假校服”会流入校园。没办法,许多学校就是喜欢买,便宜嘛。现在的校服加工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行规,即使对方什么也不说,加工企业也会主动给承办人最少10%~15%的回扣。不然你就是接了单,最后结账的时候也很难顺利地拿到钱。


马国雄(职能部门领导):今年3月,浙江省纤维检验所对全省学生服装进行了质量检查,从杭州、温州、宁波3个地区的抽样检验来看,合格率仅为69%。一些生产企业存在着质量管理混乱、无标生产严重、产品质量低劣等现象。目前这种现象正在扭转,为规范市场,浙江省的学生校服从设计、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都引入了阳光操作,一律公开招标、生产。任何学校不得与非指定生产企业擅自挂钩。


想点办法


主持人:怎样才能让学生、家长和学校都相对满意校服的质量和款式呢?


刘剑(中学生):时代日新月异,校服也应该追求时尚,越是新鲜的东西越能激发我们的兴趣。我们爱酷,反对土不啦叽或老气横秋的款式,别压抑我们的天性!


陈葵运(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理事):新世纪的学生校服设计应该把教育与形象结合起来,从环境、建筑乃至学生形象的角度引入整体形象的美学设计。校服作为学生形象的一种标志,应与各个学校的校风、校训结合起来,体现学校的风格与个性。


时建民(家长):作为家长,我最大的心愿是让孩子穿上透气性能好的衣服,杜绝尼龙化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