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设计要体现文化元素民族风采
“难看”、“肥大”、“廉价”……这是我国老式运动校服留给学生们的灰色记忆。在这越来越纷繁美丽的世界,时尚与个性成为当今社会的鲜明特征,大家对更美观、更靓丽的校服充满期待也是在情理之中。
当被记者问道明明是160cm的身高为什么定做的是175cm的校服时,某中学七年级的一位男生答道,“我也知道不好看啊,可是我妈说穿三年不得买大一点啊。何况冬天时候那么冷,还得在里面穿棉袄呢。”
某服装厂负责人接受笔者采访时无奈地说:“学生想要美观大方的校服,学生家长则追求校服便宜又耐穿。因为相关部门对校服进行限价管理,较长的穿着周期和东北冬天寒冷的气候等因素,共同影响了校服材料和设计的使用。有些时候,我们也无能为力啊。”家长既要支付得起学校校服,校服的质量和美观也要保证。这就需要我们多方的努力和付出。
有着15年从教经验的语文老师小雪对现在的校服设计水平表示赞同:“虽然,还是有同学嫌校服不够好看,但比起前几年已经进步了。现在市面已逐渐有了一系列的校服产品,包括正装、运动服、鞋袜配饰等。款式设计上也越来越简约、流畅,面料更舒适、透气。比如我们学校的校服就在白衬衣外加了银灰色的马甲,学生们穿起来很精神。”
“根据教育部的规定,学校在涉及学生和家长的利益问题上,应尊重他们的意见。当然,在校服方面也不例外。因为有教育主管部门把住厂家资质关,相对于对校服的安全我们更在意校服的款式。”市某中学校长说,“我们会征集学生和家长的意见,了解他们对校服的款式、功能、面料和品质等方面的诉求,尽量满足。现在我们能想到的最佳做法就是请校服生产厂家提供多种设计,并根据学生提出的合理化要求改进设计方案,然后再由学生投票确定最终的款式。”
市某高中二年级学生宇轩面对记者表达了自己对校服设计的意见:“我们平时的活动量比较大,建议校服的兜儿设计的更深一点,能配上拉链最好了。”
因此,尽管我们的校服改革面对多方障碍,但校服厂商仍需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设计出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校服,使我们校服的管理工作能够更加规范有序,营造一个专业引导、多方参与、活跃思想、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让质量优、款式新、功能强的校服能够不断涌现。
某服装设计公司设计师小雅认为,整体提高校服开发设计能力是众望所归,更是他们这些设计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需要政府的投入保障和家长传统观念的转变。“我们的校服应借鉴国外学生校服的先进理念,但不能完全照搬国外校服的款式,盲目学什么‘日韩风’、‘英伦风’。我们的校服设计应该具有中国文化元素,体现中华民族风采。”
中小学生校服统一着装组织、管理、设计、使用工作都到了关键时期转型的阶段,教育装备部门要对这项工作要引起高度重视,教育部要开展专项调研,着手研究制定校服安全质量标准和招投标制度,加强监管,防止学生校服和学生用品危害学生的健康。
因此,需要建立激励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特别是要激发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的创造力,不断开发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民族特点、款式多样,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服。
后记:自从校服文化探讨的系列报道陆续推出以来,关于校服的讨论不断,讨论的广度和深度也从最初质量的安全舒适到款式的美与丑,再到其背后丰富的教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挖掘,校服从未像今天这般备受关注,成为全社会的热点话题。无可否认,校服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特别是那些在生产、设计方面有较强实力,对校服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深刻理解的优质企业,应该有理由成为校服行业发展的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