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界网《商业思享》第102期:当商人看上校服
2014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夫人米歇尔参观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有网友认为,北师大二附中的同学们穿的那套蓝白运动服,从而在网上再度引爆校服之争。中国学生乃至社会青年素来对校服不满。
丑到爆的奇葩校服这是青年人对我们运动校服的普遍认识,没有任何审美可言,这个鲜被关注的领域,也由此进入人们的视野。在商业人士看来,校服是一片被忽略的销售热土。据青少年研究中心数据估算,全国中小学校服潜在市场规模达749亿元。在未充分竞争尚存在无数可能性的校服领域,正可谓是一块大蛋糕。
在隐形的操作中,即便丑到爆的运动服存在的灰色地带也令很多人想入非非,聪明的商人已经开始以文化的情怀、教育的情怀追求来杀入其中。商人对资本的追求,正在悄然推动校服的变革,兴许,在他们的兜售之下,再过几年那些日剧、韩剧、美剧中让人欣羡不已的具有高审美追求的制式校服将进入大众视野,这就是商业的力量,在对资本的不竭追求中,带来一种变革,只要给予他们充分自由的空间让他们大展身手,那些美到爆的符合你口味的校服将跃然眼前。然而,笔者并不因此而乐观,因为追求时尚审美潮流,虽然无可厚非,但并不代表运动校服就真的那样不堪。
制式校服的诱惑下,你看不清的未来
一个清贫家庭,不惜任何代价攀上贵族学校,制式校服的贵气俨然穿上就高人一等,然后女生找到富二代男生谈情说爱,这就是校园流行文化之一种,当年的《流星花园》迷死一众学生。这是台湾偶像剧留给80年代生人的灰姑娘梦。几年以后,笔者离开校园走上工作岗位,开始接触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其中有在读大学生、有中学生、有学生家长。他们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的各个阶层,当怀着忐忑不安准备回应各种有关空气污染、食品安全诘难的时候,中小学生校服竟然成为所有人眉眼弯弯的话题,那不是嘲笑,而是一种善意的好奇,我想这也可能是奥巴马夫人米歇尔的心情。令人惊讶的是,吐槽制式校服竟然成了一边倒的论调。一名韩国初中生告诉我,她的校服折合成人民币在当年大概有6000元人民币,对于一个中等的家庭来说,已经颇有负担。一名韩国学生家长将两个孩子送进中国普通小学的时候,和我谈起,实用的运动校服令她十分满意,对她而言朴素的生活是一种全新的开始,尽管她本人已经在三星医院取得了不菲的成就。
制式校服的诱惑,或许让你认为运动校服一无是处,商人为此动用了所有的脑筋,在哗声一片中,让中小学生也从此在潮流之下被裹挟被激荡,教育情怀让你相信英伦范儿的制式校服更利于学生个性的张扬和释放。然而,作为死保守派,笔者认为各种追求在绝对正确上都需要大打折扣。商业所引导的永远是资本,而不是情怀。
校服产业,不能只让商人说了算
商人的头脑永远是让你掏腰包,商业自始至终带着嫌贫爱富的原罪。一场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战争,令家长争分夺秒。不少在校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因为攀比而越来越感受到压力,这种时刻商人是不会谈情怀的。要你披上制式校服的动员中,他会大谈情怀,让你迎合虚荣、迎合攀比的同时,再让你感受到情怀。
尽管笔者也对校服产业链想入非非,考虑有没有腐败的可能,但是纵使如此,这个领域也不能只让商人说了算。运动校服或许是在20年前的一纸通知中延续了多年,它宽大、不那么美观,但是你不能否定它的朴素、实用、方便,一套校服的价格并没有让很多家庭望而生畏。在这些方面,校服无论怎么商业化,都是必须要考虑的。同所有领域一样,校服不是不能改的,但是笔者以为,在我们的浮躁的呐喊中,在丑到爆的价值评判中,到底有多少成分是科学的、合理的。
总结:站在马歇尔女儿旁边,看着红白运动服我们是那样自卑,以至于运动校服再次成为发泄的对象,令我们试图以校服改变我们自卑的心态。也许有一天,我们会悄然回忆起曾经红红绿绿的运动校服,忽然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