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教师节未送礼公然辱骂学生的老师“过”在何处
依兰县高级中学的“正常”惯例,显现出师生之间既背离了传统的人身关系,又扭曲了现代的契约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不伦不类的庸俗关系。而冯某则在情急之下,用一种极其粗鄙的方式,暴露了这种庸俗关系的普遍存在和依然强大的力量。
由此倒推该校校园里的“正常”情况,则应该是每逢教师节临近,各班班长就及时张罗、动员同学集资,为班主任及所有科任老师购买教师节礼物。如此,班长和同学们才显得“明白事”,而班主任则显得教导有方,脸上有光。而冯某班上的班长无意中打破了这一惯例,以致冯某成了一条退潮后被晾在沙滩上的鱼,痛苦而尴尬。至于那些收到礼物的老师,究竟是把这份礼物看做学生们的情感表达,还是当成学生们的“孝敬”,则只有他们自己才真正知道。
师生关系一向比较微妙。传统教育理念强调师生之间的人身和情感关系,孔子与弟子之间亲如一家又尊卑有序、既共同生活又传道解惑的模式,正是传统师生关系的最高典范。而现代教育强调基于契约的责任、义务,师生之间越来越类似于一种服务合同关系,一切“合同”之外的往来即使不被禁止,至少也不被鼓励。尤其是基于教师的所谓 “强势”地位,任何来自学生的物质馈赠都不被看做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情感表达,而是会被认为是另有所图的不正之风。何况部分教师确实会利用手中的权力,给予某些学生特别的照顾,或剥夺另一些学生本该拥有的权利,而决定他们做出取舍的依据,可能和贪官受贿的逻辑一致,就是来自学生或家长的馈赠。
依兰县高级中学的“正常”惯例,显现出师生之间既背离了传统的人身关系,又扭曲了现代的契约关系,而是形成了一种不伦不类的庸俗关系。而冯某则在情急之下,用一种极其粗鄙的方式,暴露了这种庸俗关系的普遍存在和依然强大的力量。
所以冯某有过,但她所置身的环境也并不无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