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服
英国各中学校服通常是由学校统一定制,由于只有这项费用需要学生家庭自己担负,因此校服的价格较高,一般需几十英镑。尽管如此,多数家长仍愿意为孩子购买校服。原因是青少年易受同伴影响,喜欢互相模仿,又紧贴时装潮流,追捧新款服装。假如不规定穿校服上学,父母就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为子女上学的服装操心。
鉴于此,英国校服销量能够保持良好态势。不少教育界人士赞成学生穿校服,其中一个原因是校服可以带来庞大的经济利益。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一些拥有较深文化底蕴的服装品牌是由校服起步的,比如创建于1865年的N&L(New&Lingwooci)原为英国贵族学校伊顿公学(EtorlSchool)特供校服,现今它已全面进入保守的英国上层社会。除了仍为伊顿公学服务之外,该品牌也逐渐开始拓展美国市场。
日本校服款式新颖多样
日本的大多数中学都有统一的校服,日本的校服对学生来说不仅仅是学校的标志,而且是时髦的象征。许多女学生毕业后仍然喜欢三五成群地穿着校服外出,可见她们对校服的喜爱程度。
与英国相似,日本冬季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左右,这种相对较为温暖的气候保证了日本女学生可四季皆着裙装而不觉得寒冷或不适。
1.人文决定了日本人对校服的重视程度
日本人在潜意识里非常注重统一制服所带来的社会认同感,他们在生活中非常重视制服类服装,也愿意用心把这类服装做好。这种文化背景使日本中学生喜爱这种大体统一,细节个性的学生制服。日本的学生校服,已经成为国民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
2.时尚化的款式设计是日本校服的优势
日本各中学都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穿制服,体育课要换上便于运动的体操服,有的学校要求在体育馆里换上体育馆专用鞋。
日本校服成功之处在于款式设计:男生校服阳刚帅气,女生校服娴雅可爱,这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日本中学生树立了健康的性别意识。同时,日本校服设计有着强烈的与时俱进意识,能够随着流行的变化,不断汲取时尚元素对校服改进,这种设计有效地提高了日本新一代年轻人的审美水平,也符合学生积极向上的现代意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日木中学生校服在设计上逐渐汲取了流行元素,款式变得更为时尚。如女生冬季校服会配以统一的毛衣或者外套,下身无论冬夏,皆为膝上短裙。
3.校服销售方式多样,销售状况良好,各种校服配套产品为社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日本校服一般由校方委托专门厂家设计制作,因为校服一旦定型就多年不变,所以校方与厂家的合作关系也是较稳固的。一套校服通常在4万日元左右。
近年来,校服已经成为日本女孩们一种别出心裁的装束。许多日本女生在周末和放学后仍然选择穿校服,或者穿那些看上去与校服类似的衣服。有些女孩即使自己的学校没有统一着装规定也穿校服。
东京一家以出售各种年轻人的时尚生活用品而著称的商店迅速抓住了这个趋势,开始出售各种适合校服佩戴的丝带,效益非常好。
韩国校服在销售宣传方面非常用心
韩国人崇尚“勤勉、朴素、博爱”,脚踏实地、不浮躁、不逾矩、忠于职守。因此韩国人也非常注重制服类服装。
1.校服款式的西化
尽管韩国气候四季分明,但中学校服并未因寒冷而舍弃男女生的性别差异,韩国女生冬季校服下身依然着及膝裙,以保暖的毛质紧身长袜代替长裤,这样既注重了校服的保暖性,又保证了款式的美观和男女校服的差别。
韩国校服在款式上较为西化,夏季上身为短袖衬衫,部分校服配以领带或领结,下身女生为及膝裙,男生为长裤;春秋校服上身为长袖衬衫,部分配以领带或领结,外罩各色西装外套或毛衣,女生下身为及膝裙,长厚毛袜,男生为长裤。各校的校徽一般以机绣的方式绣于校服上衣左胸位置。有些学校的校服还有统一的配饰,如帽子、长袜等。
2.校服已形成特有品牌
2 韩国校服已作为成衣的一个品类在市场上参与商业竞争,并逐步形成特有品牌。校服制造商在销售中非常注意广告宣传,很多校服品牌不惜以重金邀请当红青春偶像作代言人,如SMAT品牌的校服就请当红偶像文根英为代言人。以这些当红偶像作为模特拍摄的精美校服宣传海报,往往可以非常有效地吸引中学生的注意,而中学生对偶像崇拜模仿心理,不仅使拥有偶像代言的校服品牌销量大增,也使学生真正喜欢自己的校服,并以身上的校服为荣。
目前韩国校服的生产销售已形成较成熟的商业化运作模式,并且具有自己的品牌和风格,在这种商业化竞争背景下,韩国校服正逐渐进入质优、物美、价廉的良性循环。
国外校服可供借鉴之处
以上各国校服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共同点是在校服的设计和经营上较为成功。
款式与气候的结合
校服在设计时都充分考虑了本国的气候因素,制作的校服穿着舒适自如。
校服成为体现本国文化的窗口
各国校服的款式设计都与本国文化有机地结合,英国校服以经典优雅的款式使一代代英国学生传承了英国人严谨高雅的气质;日本在校服的设计中不断加入流行元素,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于时尚的正确认识韩国较为西化的校服款式,体现了韩国飞速发展的国际化步伐。
可以看出,校服在成为本国文化一部分的同时,还起到了维持甚至带动本国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在这些国家,校服已成为展示本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校服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处于12~18岁这个年龄阶段的中学生已经有了明显的性别意识,各国在男女生校服的设计上都考虑到了这点。在款式上明显体现出了男女中学生心理和生理上的差别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指导中学生度过青春期这段懵懂岁月,帮助他们建立起健康的性别意识。
合理透明的校服销售体制
各国校服销售方式都已形成特有的体系。英国是学校统一定制,价格较高,但这种高价买来的高质量经典款校服,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感到满意;而日本、韩国采取的是学校规定款式,学生在商店进行购买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家之间的竞争,使校服的品质和价格得到了保证,因此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
由此看出,各国校服无论在款式设计还是销售推广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方法,而且都已比较成熟。相对而言,国内的校服就显得较为逊色,不仅款式陈旧,年龄、性别不分,且没能体现出孩童或少年们青春、活泼、积极向上的特点,而且面辅料质量也存在不少问题,销售方式不够透明,这些问题亟待有关机构和部门认真考虑解决。
中国的校服不应单纯地照搬照抄,而应学习其以本国文化为依托,以适合学生健康成长为主旨的理念,将其精髓灵活地运用到校服的运作之中,使校服也能成为展示中国文化和年轻一代风貌的窗口。